無人駕駛出租車,未來交通的先鋒,還是司機失業的先兆?
作者丨王思原?編輯丨賽柯
最近兩年,人工智能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被取代”的焦慮逐漸從“打工人”群體散開,如今輪到了出租車與網約車司機。
5月下旬,百度旗下最新一代的無人駕駛智能"蘿卜快跑"車隊投放武漢,很多人都被這種全新的出行方式所吸引,紛紛預約乘車,爭相一探究竟。僅上線運營的首個月,就有超過10萬人次乘坐。
在武漢等城市的街頭巷尾,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規模性投放運營,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著城市的公共交通版圖。
即將到來的無人駕駛時代,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經濟的出行選擇,但同時也給傳統出租車和網約車司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少司機都在為“機器代替人”的某些不確定未來而擔憂。
自動駕駛出租車不僅成本更低,還能提供全年無休的服務,吸引了大量消費者。這一趨勢也對傳統出租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武漢的出租車司機表示,由于“蘿卜快跑”的低價和便捷服務,出租車訂單量明顯減少。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相比于傳統出租車和網約車,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價格和運營效率上具有明顯優勢。前不久,一位體驗了一次蘿卜快跑無人駕駛的網友表示,全程6.3公里,耗時13分鐘,最終費用令人驚訝——僅3.11元!
當然,這也是打了近一折之后的費用。3.11元的費用一旁,清晰地顯示了折扣:已優惠28.01元。也就是說,這一單如果不打折的情況下,正常費用應該是31.12元。不過無論打折與否,實付才是消費者的決策點。
另外,由于沒有司機,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營,填補夜間空白時段供給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如果無人駕駛車真的成功推行并被大家接受,那么像我們這種被市場完全取代的老司機還有活路嗎?”一位資深出租車司機無奈地說。
事實上,前段時間武漢一家汽車客運公司的聲明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聲明中提到,自動駕駛運營公司“蘿卜快跑”在武漢的運行區域擴大,已經導致該公司四輛出租車退車停運,并建議將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數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坦白講,盡管無人駕駛出租車在經濟和運營效率上具有顯著優勢,但其安全性仍然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敢坐嗎?”是大多數人在乘坐無人駕駛車輛的第一反應。
去年8月,美國舊金山政府曾放寬對無人駕駛汽車的運營限制,但隨后出現了多起投訴,導致監管部門重新審查其安全性。
國內要比國外更謹慎。北京、上海等城市雖然開始逐步放寬對無人駕駛車輛的運營限制,但依然采取了謹慎的態度。從主駕有安全員到副駕有安全員,再到無安全員運營,每一步跨越都會帶來更高的技術要求,需要更多時間檢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人駕駛已成不可阻擋的趨勢,不過這并不意味司機群體會被這時代無情碾壓。
雖然無人駕駛可以精準地導航至指定停靠點,但在處理突發意外、理解乘客情緒等方面,它們永遠無法完全替代人。
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堵車場景下,在交通擁堵的場景中,真人駕駛員能夠根據交通警察的手勢靈活調整行駛路線,即使在壓線、闖紅燈進入路口等待等類似情況下也能應對自如;然而,自動駕駛汽車大多只會呆立在原地,對于交通警察的手勢無動于衷,造成更堵塞的情況出現。
另外,網約車司機本質屬于服務行業,除了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外,滿足乘客需求和提供情緒價值也是附加屬性。就有網約車司機表示,當他察覺到乘客可能心情不好時,就會播放舒緩的音樂,或是主動聊天來緩解乘客的壓力。
不過,可悲的是,網約車平臺肆無忌憚的高抽成、高壓態勢掠奪正讓司機群體陷入悲觀情緒。而這也使得司機無法將友好周到的服務傳遞給乘客,甚至會引起司乘矛盾。
不止網約車司機,即便是網約車平臺,眼前的困境也是巨大的,因為紅利早已消失殆盡,無人駕駛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這也是一個逼迫自己成長與進步的契機。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者昌,逆者亡,從古至今始然。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無人駕駛技術因為安全性、法規等方面需要完善,并不會大規模推廣。在普及之前,平臺要做的只有不斷完善制度,與司機、乘客站在一起,共同面對時代的變革,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