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四大落地系統(商業模式、管理模式、生產模式、營銷模式),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商業模式的互聯網化,即利用互聯網精神(平等、開放、協作、分享)來顛覆和重構整個商業價值鏈,目前來看,主要分為六種商業模式。
一、工具+社群+電商模式
互聯網的發展,使信息交流越來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同時,互聯網將散落在各地的星星點點的分散需求聚攏在一個平臺上,形成新的共同的需求,并形成了規模,解決了重聚的價值。
如今互聯網正在催熟新的商業模式即“工具+社群+電商/微商”的混合模式。比如微信最開始就是一個社交工具,先是通過各自工具屬性/社交屬性/價值內容的核心功能過濾到海量的目標用戶,加入了朋友圈點贊與評論等社區功能,繼而添加了微信支付、精選商品、電影票、手機話費充值等商業功能。
二、長尾型商業模式
長尾概念由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這個概念描述了媒體行業從面向大量用戶銷售少數拳頭產品,到銷售龐大數量的利基產品的轉變,雖然每種利基產品相對而言只產生小額銷售量。但利基產品銷售總額可以與傳統面向大量用戶銷售少數拳頭產品的銷售模式媲美。通過C2B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核心是“多款少量”。
所以,長尾模式需要低庫存成本和強大的平臺,并使得利基產品對于興趣買家來說容易獲得,例如ZARA。
三、跨界商業模式
馬云曾經說過一句很任性的話,他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改變銀行,于是余額寶就誕生了,余額寶推出半年規模就接近3000個億;而雕爺不僅做了牛腩,還做了烤串、下午茶、煎餅,還進軍了美甲;小米做了手機,做了電視,做了農業,還要做汽車、智能家居。
互聯網為什么能夠如此迅速地顛覆傳統行業呢?互聯網的顛覆實質上就是利用高效率來整合低效率,對傳統產業核心要素的再分配,也是生產關系的重構,并以此來提升整體系統效率。互聯網企業通過減少中間環節,減少所有渠道不必要的損耗,減少產品從生產到進入用戶手中所需要經歷的環節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只要抓住傳統行業價值鏈條當中的低效或高利潤環節,利用互聯網工具和互聯網思維,重新構建商業價值鏈就有機會獲得成功。
四、免費商業模式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信息過剩”的時代,也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怎樣在“無限的信息中”獲取“有限的注意力”,便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核心命題。注意力稀缺導致眾多互聯網創業 者們開始想盡辦法去爭奪注意力資源,而互聯網產品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有了流量才能夠以此為基礎構建自已的商業模式,所以說互聯網經濟就是以吸引大眾注意力為基礎,去創造價值,然后轉化成贏利。
很多互聯網企業 都是以免費、好的產品吸引到很多的用戶,然后通過新的產品或服務給不同的用戶,在此基礎上再構建商業模式。比如360安全衛士、QQ用戶等。互聯網顛覆傳統企業的常用打法就是在傳統企業用來賺錢的領域免費,從而徹底把傳統企業的客戶群帶走,繼而轉化成流量,然后再利用延伸價值鏈或增值服務來實現盈利。
五、O2O商業模式
2012年9月,騰訊CEO馬化騰在互聯網大會上的演講中提到,移動互聯網的地理位置信息帶來了一個嶄新的機遇,這個機遇就是O2O,二維碼是線上和線下的關鍵入口,將后端蘊藏的豐富資源帶到前端,O2O和二維碼是移動開發者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
O2O是Online To Offline的英文簡稱。O2O狹義來理解就是線上交易、線下體驗消費的商務模式,主要包括兩種場景:一是線上到線下,用戶在線上購買或預訂服務,再到線下商戶實地享受服務,目前這種類型比較多;二是線下到線上,用戶通過線下實體店體驗并選好商品,然后通過線上下單來購買商品。
六、平臺商業模式
平臺型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打造足夠大的平臺,產品更為多元化和多樣化,更加重視用戶體驗和產品的閉環設計。
張瑞敏對平臺型企業的理解就是利用互聯網平臺,企業可以放大,原因有:第一,這個平臺是開放的,可以整合全球的各種資源;第二,這個平臺可以讓所有的用戶參與進來,實現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零距離。在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難以捉摸,單靠企業自身所擁有的資源、人才 和能力很難快速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這就要求打開企業的邊界,建立一個更大的商業生態網絡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平臺以最快的速度匯聚資源,滿足用戶多元化的個性化需求。所以平臺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個多方共贏互利的生態圈。
聚一國際教育余煜明認為,目前傳統企業需要轉型,那么如何轉型?
首先,對經營模式需要重新定義,用互聯網思維商業模式轉型;特別是互聯網已經深度融合,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變化,傳統企業只有結合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充分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從產品研發、用戶需求、柔性生產、快速響應、快捷物流、用戶體驗多方面維度去設計公司發展商業模式,最終滿足用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