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日前報道稱,非洲人正逐漸接受網購帶來的便利。而在非洲消費者常用的跨境電商平臺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商企業走進非洲,在為各類“國貨”進入非洲市場提供新渠道的同時,也將眾多“非洲好物”帶到中國,推動中非經貿往來更加緊密。
跨境電商成為對非合作新業態
《非洲商業報》近日報道稱,中國電商平臺正以強勁勢頭進入非洲市場。今年1月,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登陸南非,成為拼多多進入非洲市場的第一個重要布局。
另一家中國海外電商平臺Shein也積極開拓非洲市場。據路透社報道,Shein近期在南非開設了一家快閃店,店內商品價格不高,吸引了大批消費者,不僅店里人頭攢動,店外還有近百人排隊等候。
近年來,阿里巴巴國際站、集酷等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紛紛進入非洲市場,為當地消費者帶去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購物體驗。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西亞與非洲研究所所長毛小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近年來,跨境電商成為中國對非合作的一個新業態。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紛紛布局非洲市場,呈現不斷增長態勢。“中國跨境電商平臺選擇入駐的非洲國家,如肯尼亞、南非、埃及等,其電商發展基礎條件相對較好。中國企業往往在這些國家站穩腳跟后,再逐步向其周邊國家拓展業務。此外,中國企業不只是在當地搭建電商平臺,還建立起包括倉儲、物流、線上支付等配套服務在內的全產業鏈模式。”毛小菁說。
成立于2014年的Kilimall便是一個典型例子。作為在肯尼亞運營的主要電商平臺之一,Kilimall在非洲設立了海外倉并實現了100%在線支付。目前,Kilimall涵蓋電子交易、移動支付和跨境物流三大領域,服務近千萬非洲用戶,成為當地民眾喜愛的購物平臺之一。
“與歐美等傳統電商市場相比,非洲市場的競爭還不是特別激烈,整體上是一個增量市場,因此對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具有很大吸引力,成為它們出海的重要目的地。”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向本報分析稱,目前中非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合作值得關注。“在合作機制方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推進的‘絲路電商’合作,推動眾多中非跨境電商合作項目順利落地,如設立中非跨境電商服務中心、舉辦非洲好物網購節等,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讓中國產品‘走出去’的同時,也助力更多非洲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將產品賣到中國,實現互利共贏;在服務資源方面,中國跨境電商平臺走出去的同時,許多中國企業圍繞跨境電商產業需要提供配套服務,如在非洲設立出口海外倉,提供貨物倉儲、粗加工、售后等服務。此外,一些支付機構也在逐步拓展非洲市場,讓便利化的支付手段更好服務非洲跨境電商發展;在人才培養方面,許多非洲國家日益重視自身電商能力建設,派遣大量人員赴中國參與電商相關研修班,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李鳴濤說。
多因素助力中國跨境電商在非發展
李鳴濤指出,非洲市場之所以成為中國跨境電商全力開拓的新藍海,基于多方面因素:一是非洲人口基數龐大,且平均年齡較低,這意味著擁有大量潛在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度較高,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基礎;二是非洲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不少非洲國家政府支持外國投資,提供優惠政策,為跨境電商創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三是非洲國家的互聯網及智能手機普及率快速提升,非洲消費者的在線購物習慣逐漸形成,非洲市場的電商消費潛力正被逐步挖掘。
統計數據顯示,非洲現有超過14億人口,其中25歲以下人口占非洲總人口的60%以上。當前,非洲國家互聯網普及率不斷上升,互聯網用戶已超5億,通過手機上網和進行移動支付的非洲民眾越來越多。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相關報告,非洲移動電話普及、互聯網連接以及社交媒體等穩步增長,推動非洲電子商務不斷發展。預計到2027年,非洲將有近6億在線購物者。
“近年來,非盟及非洲國家高度重視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數字經濟發展,絕大部分非洲國家都出臺了有關數字經濟的發展規劃,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毛小菁說。
非盟《2063年議程》將數字經濟列為優先發展目標并提出旗艦項目,如建設泛非電子網絡、非洲虛擬電子大學等。一些非洲國家也采取相關舉措,包括制定將數字經濟列入國家經濟優先發展目標的戰略計劃,出臺旨在扶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法律及措施,改善數字經濟環境,成立國家級數字創新創業中心等。
越來越多中國跨境電商企業進入非洲國家,也為當地電子商務發展注入活力。
“伴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實施,大量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設廠,在提升當地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帶動就業及民眾消費能力的同時,友好的合作氛圍也使非洲民眾對中國企業及中國產品產生更強的信任。”李鳴濤說,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越來越多質優價廉的中國商品進入非洲市場,滿足當地民眾消費需求。同時,非洲本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門檻隨之降低,直播帶貨等形式讓更多“非洲好物”走近中國消費者,帶動非洲本土企業的發展。
毛小菁指出,中國電子商務起步早、發展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非加強跨境電商領域合作,在推動雙邊貿易往來的同時,為非洲當地電子商務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無論是相關基礎設施改善,還是非洲本土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都將為非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今年7月底中非數字合作論壇發布的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非洲海陸電纜、5G網絡、數據中心等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金融科技、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等投資服務,讓更多非洲用戶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
進一步挖掘非洲電子商務市場潛力
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新的電商平臺在非洲大陸不斷涌現。據報道,非洲已有數百家電商平臺。而中非之間的跨境電商合作也為中非貿易往來提供強勁動力。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非洲進出口1.19萬億元,同比增長5.5%。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歷史峰值2821億美元,同比增長1.5%,展現中非貿易強勁韌性。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報道稱,電子商務在非洲具有巨大潛力。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預測表明,到2025年,電子商務有可能在尼日利亞、南非和埃及等非洲大型經濟體中占全部零售額的10%。而要想讓電子商務在非洲大陸蓬勃發展,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如高效的送貨服務、專業的客服以及可靠的信用體系等。
李鳴濤指出,非洲國家在倉儲、物流、支付等跨境電商相關配套設施領域還存在一定短板,中非可以通過政府間合作與企業投資來加以完善,即一方面通過政府間合作,在物流、港口等領域開展規模較大的項目合作,另一方面借助企業投資,鼓勵更多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到非洲設立進口集貨倉、出口海外倉等。“此外,中非可以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企業培育、創業孵化等領域加強合作,幫助非洲提升本土電商發展能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跨境電商的一個優勢是能夠收集和分析大量消費者數據,精準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未來,根據中非消費者需求,更有針對性地開發、生產相應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行銷售,也是中非企業努力的方向。”李鳴濤說。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在非洲,電商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傳統供應鏈和商業模式的變革。例如,肯尼亞的食品公司直接從農民手中采購新鮮農產品,向城市農產品零售商供貨;埃及的電商平臺將食品和雜貨零售商與供應商聯系起來,減少了中間環節。
“在通過電商改變傳統商業模式方面,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可以向非洲合作伙伴分享成功經驗,幫助非洲農戶和消費者更好地從中受益。同時,有效的政策引導、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安全可靠的支付體系對電商發展非常重要。加強非洲國家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電商人才培養,將有助于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在非洲持久發展,也將推動非洲本地電子商務市場更好發展。”毛小菁說。(本報記者 嚴 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8月31日 第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