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記經典時刻||時光倒流二十年
就在今天下午,江江刷到了一條來自月球的微博!
“ 大家好,我是嫦娥六號,現在我正在月球挖土。 ”
不用江江多說,各位差友肯定也都聽說了,就在昨天,咱們的嫦娥六號成功落月,著陸在月背南極了。
而在這條凡爾賽十足的微博下,網友也紛紛留言:好獨特的 IP 地址!怎么改,在線求!
還有表示它在月球挖土,而他自己卻在地球吃土的。。。一看就 618 剁手了吧。
就連看到新聞的外國網友,也忍不住夸贊:
不過有一說一,這推文其實算是低調的了,因為這次可不是一般的挖土,而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挖土。
要知道,人類最早采集月壤是在1969年,到現在已經50多年了,為啥現在才能做到在月球背面挖土呢?
肯定有人馬上搶答 “ 因為美國人采的是假的 ”emmm 。。。這個話題咱們有空再聊。
其實主要是因為,月球背面太難了。
這么說吧,由于潮汐鎖定,月球始終只有一個面朝向地球。對月球背面我們還知之甚少,探測難度也要大得多。像是1962年美國游騎兵號探測器想去看一眼,結果就撞了。
直到 2019 年的嫦娥 4 號,人類才第一次把探測器放到月球的背面,而要在月球背面采樣,還要帶回來,可謂是難上加難。
首先對嫦娥六號來說,能去到月球背面,就是個難題。因為嫦娥六號和五號構造基本一模一樣,五號當時是去月球北半球正面的。
但這次,咱們要去的是月球南半球背面,這一路太陽光照方向啥的和之前都不一樣,理論上太陽能板和一些敏感電子器件的位置,全都要重新設計。
腦洞大開的航天工程師們想了個好辦法:讓前往月球的路線反過來就行了嘛。
為了保持足夠的光照和穩定飛行,換個方向反過來飛,這樣就不用改探測器結構。
不過之前的路線順著月球自轉方向,現在改成逆著飛,這就會讓嫦娥六號和月球表面的相對速度變大,所以得多踩幾腳剎車才能到,這也是為啥它的在軌調整時間也比五號長,光調整位置就花了 20 天。
而解決怎么去的問題才只是第一步,更難的是怎么安全落地。當年蘇聯的探測器直接撞山上了,卒。前陣子印度的登陸器到這也直接掉下去,硬著陸,卒。
倒不是因為這倆舒克貝塔技術太拉,主要這月球背面實在是坑坑洼洼,光照也差,信號還不好。
那我們的科學家想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 “ 先過去再說,到時候再看嘛。 ”
這不是隨便說說啊,嫦娥六號為了過去后能看清楚,可帶了一大堆裝備。
簡單地講,先掏照相機,在高空看看哪里有大石頭,哪里有坡,哪里平坦,再往這個平坦處降落。
等距離 100 米左右,再開激光雷達掃描,避開小石頭,找到最合適的落點,最后緩緩下降,靠著陸器的腿緩沖著陸。
看似容易,要從15000米高空精準降落,要求可忒高了,而且工作時間只有 15 分鐘,跟江江大學課間一樣短。這障礙識別和落點確定的法子,可是我國航天算法設計的精髓與核心技術。
而嫦娥六號要實現這一系列精巧復雜的操作,還有一個大難點,那就是通信。打個比方,要想打游戲不坑隊友,先得把網絡搞好吧,別動不動就卡了卡了。
但月球背面因為永遠背對地球,地面電磁波根本到不了這里,沒網怎么打高端操作。。。
答案是:拉條寬帶,也就是鵲橋二號中繼衛星。
它的前輩鵲橋一號,是放在地月軌道上的中繼衛星,不過一號離月球太遠了,最遠點離月表超過 9 萬公里,網速不好,而二號是在環月軌道上,最遠離月表只有一萬多公里。
除了距離變近,鵲橋二號還優化了信號傳輸鏈路,探測器到中繼星的信號速率提高了 10 倍,發往地面的信號速率提升了 100 倍,信號通道還增加了 5 倍,網速嘎嘎好。
成功完成降落以后,現在嫦娥六號就已經開始種菜挖土了,整個任務也已經進行一半。
接下來的操作就和五號做過的一樣,把樣品封裝好,放進上升器里,上升器飛回軌道對接返回器,由返回器帶回地球,在內蒙古四王子旗地區降落。
總之,這次嫦娥六號任務,又是咱中國航天的一次里程碑,特別是的特殊軌道和通信難點被攻克,也像是在解鎖咱中國自己的載人登月前置科技。
而咱中國人的航天夢,也在一步步成真。
另外,其實除了挖土,嫦娥六號還帶了法國,歐空局,意大利和巴基斯坦外國友人的設備一同上天,兩顆鵲橋衛星也會對其他國家探月開放合作。
主打的就是一個來者是客。
只不過。。。美國人想用鵲橋恐怕很困難了,一方面NASA在重返月球項目上處處受阻,另一方面2011年通過的沃爾夫法案禁止 NASA 和中國的一切合作。
但好笑的是,上個月 NASA 的官員還宣稱:中國應該把這次采集的月背樣本分享!雖然沃爾夫法案禁止合作,但是沒禁你們主動給我啊!
不是江江我說,吃相確實是有點難看了哈。。。
總的來說,作為探月四期工程的第一個項目,嫦娥六號這次任務還是挺關鍵的。
除了承接前三期繞( 一、二號 ),落( 三、四號 ),回( 五號 )的全部流程,還要為接下來七號和八號建立月球科研站作準備。
換句話說,咱中國人很快要有人類第一個月球基地了,想想都挺科幻。
撰文:納西
編輯:江江 面線